高温天数显著增加已成不争事实
最近几年,你是不是也觉得夏天越来越难熬了?”热到融化”、”出门就像进烤箱”这样的抱怨在朋友圈里随处可见。根据中国天气网的统计数据,这可不是我们的错觉——近10年我国年平均高温日数比过去增多了整整25%!由此可见什么?意味着我们每年要多忍受近一个月的高温煎熬。
具体来看,福州、上海、杭州、海口、郑州等地最近十年的年均高温日数比上世纪70年代增多了10天以上。以重庆为例,过去每年只有2-3天最低气温高于28℃,现在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了17.2天。白天热完晚上继续热,这种”日夜循环热”模式正在成为新常态。
高温提前报到且持续时刻延长
“今年的高温怎么来得这么早?”——这可能是很多人初夏时的共同疑问。气象数据证实,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的首个高温日确实在提前。乌鲁木齐今年5月18日就迎来了高温,比常年提前一个半月;西安、石家庄等地的高温日也比常年提前了一个多月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高温不仅来得早,还走得晚。截至6月24日的统计显示,西安、郑州、济南等城市上半年的高温日数已经比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。成都常年上半年平均只有0.2个高温日,今年却已经出现了7天,差距之大令人咋舌。
极端高温事件频发敲响警钟
今年6月,重庆潼南、四川合江等地最高气温突破40℃,创下当地6月气温新纪录。这不是孤立事件,全国范围内的高温极值正在逐年刷新。近30年来,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高温极值呈现出明显增多的动向。
“为什么现在动不动就破纪录?”这背后是全球变暖的大动向。冰川加速消融、极端天气频发,都在提醒我们气候变化的严峻性。全球气象组织已发出呼吁,要求各国早预警、早行动,共同应对气候挑战。
面对越来越热的夏天,我们每个人能做些什么?从减少碳排放到进步防暑觉悟,从调整作息时刻到改善城市热岛效应,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。毕竟,对抗高温不仅是为了当下的舒适,更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