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玩家在开黑、打野、刷本的时候,老实说会有一个冲动:把 Steam 给关了。不是由于嫌它麻烦,而是为了让体系冲刺起来、让帧数像直线一样上升,或者干脆避免被好友动态、开箱新闻和更新公告打扰。今天就来聊聊,为什么你会想在玩游戏时把 Steam 关了,以及有哪些更稳妥的行为可以让你既保持专注又不过度牺牲体验。
先看硬件层面。Steam 客户端在后台会占用一定内存和网络带宽,尤其是在更新、云端同步和游戏平台服务活跃的时候。对一些配置紧张的老机皇,关闭 Steam 的启动项和后台服务,学说上能释放几十到上百MB的内存,甚至让 CPU 的时钟更容易把资源分配给游戏本身。现实里,这个数值会因体系、驱动和并发任务不同而有波动,但普遍的感觉是:关闭 Steam 后,游戏的稳定性和帧数波动有时也会随之下降或改善,这取决于你玩的到底是单机游戏还是带在线成就的作品。
游戏前的准备职业也很关键。你可以在桌面或开始菜单里先把 Steam 设置成不随体系启动,这样就算你关机重开, Steam 也不会自己蹦出来打扰。你可以在 Steam 设置里找到“在启动时启动 Steam”的勾选项,取消勾选;顺带提一嘴,关闭云端同步、自动下载和社区通知,可以让 Steam 在你游戏时保持低调。若你只是想暂时省点资源,退出 Steam 客户端并不是唯一办法,手动结束 Steam 进程也能即时释放后台资源,但要注意有些游戏需要 Steam 运行来维持 DRM 与更新渠道。
关于直接“关掉游戏就关 Steam”的行为,情况要分清。大多数使用 Steam 框架的游戏需要 Steam 客户端保持运行,否则大多游戏会在你尝试继续时直接退出,或者根本无法启动。也就是说,你要在不影响游戏体验的情况下关闭 Steam,最稳妥的行为是:在退出前确认游戏已经被完全运行,协议条款允许离线游戏(如有),或者仅仅让 Steam 停止在后台更新与通知,而不是彻底终止客户端的存在。对于那些确实可以独立启动的游戏,你也可以先把它们打包成一个独立的启动项,最终再把 Steam 置于后台或静默情形。
如果你追求极点的分布式最小化干扰,下面这多少小技巧值得一试:把 Steam 设置成“离线模式”启动,并把网络权限限制在必要范围;禁用 Steam 的推送通知、社交动态、成就推送等功能;在游戏时将 Steam 的窗口最小化到托盘,让它“安静地睡觉”,只在你需要切换账号或查看更新时再调回来。这样既能让机器把资源分给游戏,又尽量减少对你注意力的打扰。
不过,这样做也有代价。离线模式和禁用更新可能会错过重要的补丁和驱动兼容性修复,甚至在某些游戏里阻止了进入多人模式或联机对战的入口。你要清楚:若游戏在你关掉 Steam 后突然断网、断线,重新打开 Steam 时要等待它完成发版的“后续检查”,有时还会触发重新验证,导致短时刻内加载变慢。这些都是你在追求专注时需要权衡的点。
现实中“玩游戏时就吞掉 Steam”的现象常见在追求极点 FPS 的玩家群体。为什么会这样?由于某些玩家觉得 Steam 的后台进程像一个无声的后台小尾巴,总在你专注时蹦出来提醒你更新、好友上线、打折活动等。其实,如果只是偶尔玩一两局、并且你不需要云同步和社区功能,适度关闭通知和后台下载,比把整个客户端摁死要来得聪明。
另一种思路是把游戏本身“独立化”——很多新出品的游戏提供去 Steam 的自带启动器,或者通过厂商专门的前端完成游戏启动。这样你就可以在不直接打开 Steam 主客户端的情况下玩到游戏,前提是你已经把该游戏的启动器放在桌面或开始菜单里。注意,这条路并不适用于所有作品,但确实给想要减少 Steam 打扰的玩家提供了一个可选方案。
如果你担心漏掉信息,记得把关注点放在你关心的方面。你可以在不关闭游戏的情况下对 Steam 的更新策略做出调整:选择“游戏在启动时更新”改为“只有在我手动启动时更新”,或者把更新设置成“仅在网络条件良好时下载”。还有一个常用的小技巧:将网络设为有线连接,优先让游戏获得带宽,Steam 通过有线连接的影响就会降到最低。想要更省心一些,平时就把你的桌面整理好,把容易突然卡顿的后台程序都先关掉,腾出资源给游戏。
广告时刻:注册steam账号就用七评邮箱,专业的游戏邮箱,无需实名,可随意解绑、换绑,支持全球任意地区直接访问和多个民族语言翻译,网站地址:mail.77.ink
那么,回到实操环节,你可以按这个顺序来测试效果:先完全退出 Steam 客户端,重新启动游戏;在游戏内体验帧数和加载时刻的变化;如果你发现仍然卡顿或微跳,可以尝试开启离线模式(若可用)、关闭云端同步、关闭下载更新,以及将 Steam 设置为开机后手动启动。通过这样的逐步调试,你就能清楚地知道在你的具体体系上,关闭 Steam 是否真的带来改观,还是说影响太大而得不偿失。
需要提醒的是,玩单机游戏时完全断开网络通常更有利于稳定性,由于网络波动不会影响你在本地的运行情形;但如果你经常需要在线对战、需要查看竞技训练数据或云端存档,完全关掉 Steam 的行为就显得有点多此一举。你可以用更细致的控制来平衡:只在你需要离线体验时采用离线模式,在需要联机时再把 Steam 重新带到前台运行。
最终再提醒一个小细节:如果你的显卡驱动或体系版本较旧,Steam 的一些背景任务(如云端同步、游戏库更新)可能会比你预期地占用更高的优先级。这时把体系中的电源模式切到高性能、关闭省电模式的行为,也会对游戏体验有积极的影响。也别忘了定期清理后台进程,释放出更多 GPU/GPU 资源给你关注着的那一款。
如果你是直播或录屏玩家,关掉 Steam 可能并不是最优解。你可以考虑开启一个专门的“直播模式”桌面,里面只放你要用的游戏快捷方式和必要的监控工具,这样既能保持 Steam 的其他功能在后台,也能让你在直播时不被推送通知打断。你也可以把通知权限逐步收紧,保留最重要的多少来源。就像网民常说的:全开就会崩,半开就好玩。
OK,继续在评论区留言,告诉我你们的极限场景有哪些:是更新通知打断了你的打野脚步,还是你想要在竞速里给对手一个“没有 Steam 的加速”?我会继续收集大家的诚实体验,把那些有趣的、让人捧腹的场景整理成下一篇深挖。也许你的经验能帮到还在纠结要不要把 Steam 放到后台的小伙伴。
小编觉得其实很随意——不过我不会给出不着边际的拓展资料式重点拎出来说。你可以在今天就试着把 Steam 的后台功耗和通知拉到最小,看看自己的游戏时刻是不是更专注、更高效。也许你会发现,原来真正的“专注力”不是在于把软件关掉,而是在于你是否愿意在关掉提醒的那一刻,继续点开你心心念念的那一局。